关键词:比特币减半、挖矿股、AI转型、BTC价格、算力再利用、营收新来源、投资清单
比特币第四次减半已于四月尘埃落定,区块奖励从 6.25 BTC 锐减至 3.125 BTC。所有矿工总收入瞬间腰斩,“收入骤降 → 抛售比特币 → 市场恐慌”的逻辑链迅速上演。不少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挖矿企业的生存状况将如何演变?它们的股票(简称“挖矿股”)还有没有价值?本文从现金流、AI新业务、潜在风险和选股策略 4 个维度拆解,并给出可落袋的答案。
减半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 区块奖励减少 50 %;
- 算力竞争激烈程度不变——每 T 算力的日产值直接腰斩;
- 若 BTC 价格不涨,矿工必须用 原本囤的比特币 补齐现金流。
这不是假设,而是真实发生的连锁反应:6 月上旬短短两周,上市矿工合计抛售超 2 亿美元的 BTC,创下 14 年持仓新低。抛售本身又加剧了市场抛压,BTC 一度从 73,750 美元回调至 60,000 美元以下。
👉 想在波动中捕捉下一轮行情?立即布局机会!
现金流生死线 vs. 新范式:AI 算力租赁
传统挖矿模式:靠币价,赌减半
项目 | 减半前 | 减半后 |
---|---|---|
区块奖励 | 6.25 BTC | 3.125 BTC |
电费占比 | 约 60 % | 猛增至 80 % 甚至更高 |
盈亏平衡价 | 约 26,000 美元 | 瞬时跳升至 >50,000 美元 |
(注:以上为假设电费 0.05 美元/千瓦时的粗略估算,不同矿机与电价组合差异极大。)
结论:在无新增收入来源的前提下,电价不占优势的矿工恐怕熬不过两季度。
AI 算力租赁:赛道遭到“抢占”
同样高耗能、高算力需求,AI 训练中心依旧一卡难求。ASIC 挖矿芯片与 GPU/计算卡天生不同构,但“数据中心级别的电力+冷却”却是共通资源。于是,部分矿工开始把 空置机位 腾给 AI 运算:
- Core Scientific:与 CoreWeave 签下 12 年 HPC(高性能计算)长约;
- Hut 8:将 36 MW 功率的部分场地转为 GPU 租赁;
- Iris Energy:测试 AI 推理业务,意在分摊电价波动风险。
利好在于:HPC 合约通常锁定多年现金流,利润率可达 50 % 以上,远高于纯挖矿的盈亏波动;利空在于:真正利于 GPU 的 240 V 三相供电、高密度冷却并非所有矿场都能升级到位。只有 电力成本低+融资能力强的头部矿工 才有望率先转型。
选股 3 步筛选法
- 现金流厚度
查看最近两季度财报:手头比特币库存+现金能否覆盖 12 个月电费与债务利息。 - AI 业务落地速度
已有订单或公告优先,渲染一个故事的排除。 - 能源结构
≥ 50 % 可再生电力的企业在环保限制趋严的欧美更有长期优势。
示例:Core Scientific(CORZ)
- 二季度末持仓 1,600 BTC + 1.2 亿美元现金;
- AI 合约年化收入预估 3.5 亿美元,可覆盖 70 % 运营成本;
- 75 % 使用水电与风电,碳排放优势突出。
投资人必读 FAQ
Q1:为什么不直接买 BTC,而要折腾挖矿股?
A:挖矿股波动更大,能在牛市“码率加杠杆”;若踏空上涨,AI 长期收入则能带来 双重估值(比特币资产价值+数据中心 EBITDA)。
Q2:AI 算力租赁会出现供需反转吗?
A:GPU 供需已在 2024 下半年松口,但高功率、低 PUE 的优质数据中心仍是稀缺资源。笔者认为 3-5 年内矿工仍手握谈判权。
Q3:怎么判断矿工是否在“讲故事”?
A:盯三点——订单金额、合同年限、资本开支节奏,缺一不可。若只是租用几台 GPU 做试点却大书特书,请果断放弃。
从周期学到的新经验
- 每轮减半后 12-18 个月,BTC 都曾刷新历史新高;
- 前三次里,只有资金储备充裕、电价低、设备新的矿工活下来;
- 本轮新增变量是 AI,提前锁定多年现金流的矿工或将是 “减半幸存者 2.0”。
尾声:策略清单可抄作业
- 短线投机者
等明确止跌(如日线重回 200 日均线上方不可放量下跌),再分批低吸头部矿工。 - 长期持有者
建立 BTC/挖矿股 双仓。BTC 占比 60 %,挖矿股占比 40 %;每逢 AI 大单公告可加仓 5 %,动态平衡。 - 风险控制
设定“跌破现金成本-10 %”的止损,勿为抢反弹随意补仓。
👉 即刻对齐风险与收益!获取实时排行榜
核心结论
减半是试金石,AI 是新杠杆。会拨开迷雾看清 现金流、AI 合同、能源组合 三大硬指标,剩下的只是把耐心放进时间洪流里煮沸,然后把复利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