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轰动级加密项目 Libra 如今仅留下一个“清空钱包”的提示,Meta 的转身却让我们看见一条更宏大、更隐秘却又更具确定性的赛道:Web3 正在成为支撑“元宇宙”新一轮价值捕获的核心基建。
Libra 为何悄然谢幕?
2019 年,Meta(当时仍是 Facebook)宣布推出超主权数字货币 Libra,试图用区块链技术颠覆全球支付。短短数月:
- 全球监管风暴:28 家主流行长、手握美元储备的央行集体施压;
- 核心盟友出走:PayPal、Visa、eBay 等机构相继退出;
- 品牌两度易辙:Libra → Diem → Novi,名称、范围、团队三次重构。
最终,2022 年 9 月,Meta 关闭 Novi 试点,并提示用户提现——这标志着 Libra 的最后一丝印记被抹去。
关键词:Libra、数字货币、监管合规
Meta 的下一站:NFT 与 Web3
Libra 是失败的货币实验,但 Meta 没把区块链技术束之高阁。相反,他们将多年积累的加密经验迅即升级到两条主线:
- NFT 基础设施:连接 Instagram、Facebook 与元宇宙 Avatar 的「数字身份与经济层」。
- Web3 能力栈:自建侧链、Wallet SDK、智能合约托管及链上数据索引。
公司对外表态:“我们将继续在 Web3 领域探索更多可能,因为这对元宇宙中的人与企业都具有巨大价值。”
关键词:NFT、元宇宙、Web3
Web1 → Web3:一张图看懂互联网的“代际跃迁”
时代 | 价值方向 | 用户核心权力 | 代表性产品 | 关键词 |
---|---|---|---|---|
Web1(1990–2010) | 只读 | 获取信息 | 雅虎、新浪 | 门户网站 |
Web2(2010–2020) | 读写 | 创造+被算法分发 | Facebook、微信公众号 | 社交+算法 |
Web3(2020–) | 读写+拥有 | 数据主权+资产确权 | 以太坊、Lens Protocol | 区块链 |
Web3 通过「去中心化协议」让用户链上数据可跨 App 携带,打破了 Web2 的“数据壁垒”,极可能成为元宇宙数字世界中「唯一可信账本」。
聪明的钱:VC 集体“弃 TMT、投 ABC”
去年至今,顶级风投正在快速把钱从 Web2 转移到 Web3:
- A16z Crypto Fund III:22 亿美元,专注 Layer2、DAO、加密社交。
- 红杉印度 + 东南亚:28.5 亿美元新基金,明确提出 Web3 为三大核心赛道之一。
- Coinbase Ventures、Tiger Global、Binance Labs:总额超 80 亿美元的 Web3 专项弹药。
就连以“稳健”著称的养老基金,也开始把 1%–3% 头寸分配到 ETH、BTC、NFT 指数基金 中。
一位 LP 合伙人私下表示:
“看不懂没关系,先把席位占上。Web3 的底层资产是 用户所有权——这个概念十年难遇。”
关键词:加密基金、VC、投资方向、Meta
监管也在学习:中美双轨并进
- 美国:国会 12·9 听证会,前 OCC 代理署长 Brian Brook 用 3 分钟科普 Web3;两党议员罕见认可“用户拥有互联网内容”愿景。
-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文章《Web3.0: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指出:“加强 Web3.0 前瞻研究,对未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不再“一刀切”,而是发现 链上审计、合规 DID(去中心化身份) 亦可服务传统金融。这意味着 Web3 被官方工具化的日子并不遥远。
场景故事:当 Web3 走进元宇宙
Jack 是一位 3D 游戏开发者。基于 Web3 的新范式,他完成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商业模式:
- 在以太坊侧链发行限量 1,000 份「赛博滑板 NFT」,每张附带可跨游戏调用的 3D 模型与物理引擎。
- 滑板持有人进入任何支持同一标准的开放世界,皆可实时加载,无需二次授权。
- 二级市场交易产生 5% 版税,自动回流 Jack 的智能合约钱包。
“我卖的不只是图片,而是跨元宇宙的使用权。”Jack 说。上线三个月,滑板地板价翻了 18 倍。
这正是 Web3 赋予创作者的“可组合收益”——从 Web2 时代的“平台分成”进化为“链上原生收益”。
FAQ:你关心的 Web3 热门问题
Q1:Web3 是不是纯粹炒作?
A:短期泡沫确实存在。若以 1999 年的互联网类比,淘汰率将高达 90%。但留下来的 10% 将重构行业格局。
Q2:普通用户如何低门槛入场?
A:可先体验无需私钥的多链钱包、领取游戏内 NFT 任务;再逐步学习托管自己的链上资产。
Q3:中国用户能否合规参与?
A:境内禁止虚拟货币炒作,但区块链技术应用、NFT 在备案及实名制场景下已被多部委鼓励探索。
Q4:Web3 与元宇宙到底是并列还是包含?
A:元宇宙更像“前端场景”,Web3 是“后端技术+经济协议”。两者相交但不重叠。
风险提示与未来时钟
- 技术风险:跨链桥黑客事件频发,安全审计需求三年内或成长 50 倍。
- 政策风险:不同监管辖区可能快速更新牌照要求,需建立法务监测框架。
- 市场风险:代币高波动将长期存在,现金流为王,仓位管理优先。
不过,一个确定的方向是:2025 年开始,任何广告驱动的商业模式都必须让渡部分“数据所有权”给用户,否则面临用户带资产“迁徙”。链上迁移成本接近于零,Web2 的护城河瞬间蒸发。
想亲手感受“真正属于你的数字资产”如何运作?
👉 立即体验无缝连接二线钱包,15 秒完成签名体验 NFT
小结
Libra 的落幕不是故事终点,而是区块链商业应用拐点的起点。当超主权货币实验撞上监管坚冰,Meta 选择转身奔向更广阔的 Web3,把 Libra 的品牌遗产融化进钱包 SDK、NFT 画廊、DAU 智能合约与开源元宇宙协议中。
同样的故事将在千亿级生态中一次次上演:从“要不要做”到“怎么做合规且低成本”。决定胜负的不止是技术,更是谁先理解并利用链上「用户主权」的新商业法则。
关键词总结:Libra、Web3、NFT、元宇宙、Meta、投资、监管、区块链、去中心化、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