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里的小盘股神话
如果把比特币持仓量比作船锚,那么 Metaplanet 就是一只用迷你锚标示精确定位的小艇,却能在 2025 年上半年跑出 300% 的惊人涨幅。与它形成对照的大邮轮 MicroStrategy,虽然船锚重达 59 万枚 BTC,半年涨幅却仅有 35%。核心关键词:Metaplanet、比特币储备、免税比特币、估值溢价、NISA 免税账户 在这背后共同发挥了催化作用。
mNAV:情绪晴雨表
指标 | 数值 | 直观含义 |
---|---|---|
mNAV(净资产价值倍数) | 10.35 | 股票市场对 Metaplanet 的尾巴(经营权、治理结构、流动性)给出了 9.35 美元的情绪红包,而 MicroStrategy 只有 1.10 美元。 |
关键洞察:当 mNAV 差值扩大到 5 倍时,说明市场认可的不只是数字资产,更是「通过股票间接持币」的额外价值。其中,税务环境的权重最大。
为何说“买 Metaplanet 等于买免税的 BTC”
税率剪刀差
- 个人直持比特币 → 杂项收入,累进税率最高 55%。
- 直接投资股票 → 资本利得税 20%。
- NISA 免税账户:对每年 360~600 万日元额度内的投资收益 全部免税。
日本散户的天然反应就一句话:“我宁可在免税账户里涨 300%,也不想在直接卖币后被分走一半利润。” 这正是 Metaplanet 高估值溢价最核心的逻辑。
宏观对冲标的
在债务/GDP 比值 235%、长债利率破 3% 的环境下,日元贬值担忧高企。持有 Metaplanet 股票=即会面升值潜力,又能对冲日元缩水。对零售投资者而言,这种一举两得的资金出口非常稀缺。
案例快速拆解:两只“币股”同台对比
维度 | Metaplanet(日本) | MicroStrategy(美国) |
---|---|---|
比特币持仓 | 11,111 枚 | 590,000+ 枚 |
市值(2025 Q2) | 60 亿美元 | 1,050 亿美元 |
mNAV | 10.35 | 2.10 |
主导资金 | 日本散户 | 美国机构 |
最大溢价来源 | 免税政策 + 对冲货币风险 | 资产规模 + 流动性 |
结论:Metaplanet 靠“政策红利”完成情绪溢价放大;MicroStrategy 用“资产规模”稳定风险折价。
投资策略地图:快速上车还是保持观望?
👉 想知道如何在日本账户里低门槛布局“免税比特币”?这里一次说透
- 利用 NISA 账户分批建仓
NISA 年度 600 万日元上限虽然有限,却是任何散户都能复制的“零摩擦”通道。拆分 12 个月定投 Metaplanet,可将短期波动成本平滑到 ≤3%。 - 组合加仓 MicroStrategy 对冲流动性风险
对高净值账户来说,可把总仓位 20% 以下锁定 MicroStrategy 分享更大规模资产的安全垫。 - 动态追踪 mNAV 溢价率,设定止盈阈值 (≥8 倍即减半)
当情绪指标超过 8 倍时,普通散户往往会忽略基本面,此时减半可提前锁定 150% 以上的免税收益。
👉 深度解析:如何用 mNAV 与 VRP 估值模型捕捉下一个“免税比特币”黑马
展望:更多“迷你 Metaplanet”在筹备
- 韩国多家 SPAC 已公告将复制“小持仓 + 高溢价”模式,瞄准散户免税账户。
- 香港零售投资者明年将首次接触 BTC 挂钩 ETF,估值溢价逻辑将从税务差异扩展到跨境套利。
常见疑问 FAQ
Q1:日本政府会取消 NISA 吗?
A:从 2025 财政预算看,NISA 将被长期化并成为岸田内阁拉动“住转投”的核心工具,国会废止的概率低于 1%。
Q2:若比特币骤降 50%,Metaplanet 的 mNAV 会不会直接假摔?
A:历史数据显示,2024 年初比特币回调 35%,mNAV 从 9 倍跌至 4.8 倍,跌幅小于比特币本身,高溢价核心是税务壁垒,并非纯粹的杠杆倍数。
Q3:账户未满 20 岁能使用 NISA 买币股吗?
A:日本大型券商普遍要求开户人年满 20 岁并持有住所证明,未成年人可使用监护人名义开设托管账户,但年度额度仍受 600 万日元上限限制。
Q4:持有 Metaplanet 股票是否还能拿比特币空投?
A:公司层面暂无任何链上空投计划;若未来参考 MicroStrategy 的操作,股东需被动通过交易所分发,税务上按红利所得处理,与 NISA 免税规则冲突,落地概率低。
Q5:Metaplanet 的董事会是否会继续增仓?
A:最新会议纪要显示,公司仍可获得一笔年利 3.8% 的日元债融资用于追加比特币,计划额度上限 1,800 枚;相当于再拉高 mNAV,但扩容幅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