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稳定币概念集体躁动:杠杆资金屯兵20亿,“链上美元”时代来了?

·

关键词:稳定币、数字货币、杠杆资金、RWA、数字人民币、Web3.0、券商牌照、真实世界资产

政策暖风密集:RWA实验室大门敞开

6 月 26 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征集全国 RWA(Real World Asset)生态合作伙伴。这份看似学术的组织启事,实则是政策侧的高频信号:

  1. 20 家联合实验室 将在数据资源整合、技术攻关、配套融资等维度,为资产数字化提供“一条龙”加持;
  2. 重点瞄向 稳定币可编程场景。当传统资产说明书可嵌入智能合约,跨境供应链金融就能实现“T+0”结算,不再受银行工作时间限制。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全球监管趋于系统化后,稳定币将成为RWA资产的“通用燃料”,绿色债券、碳排放积分、仓储仓单等资产都将借稳定币完成链上流转。换句话说,政策在为中国版的“链上美元”铺路。


头部机构抢滩:从蚂蚁到券商的全面布局

券商接入加密资产,本质是加速“稳定币入金”正循环。传统金融的渠道、风控、合规加上加密资产的全球流动性,相当于在最核心的交易层面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 一文读懂:为何券商抢滩稳定币是新“爆款风口”?

A 股 23 只“链上美元”标的全景图

核心标的
四方精创(价格翻倍):拥有央行数字人民币(e-CNY)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栈,可向持牌机构输出稳定币发行及托管模块。
恒宝股份(年内+110%):POS、金融卡龙头,稳定币离线收单方案已开始场景内测。
雄帝科技(年内+100%):深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支付结算,与香港金管局在 数字人民币 跨境沙盒中深度合作。

杠杆资金动向
本周有 15 只个股获杠杆资金加仓,前五名净买入金额均 破亿元——

  1. 国泰海通 6.4 亿元
  2. 四方精创 3.8 亿元
  3. 恒生电子 2.5 亿元
  4. 中科金财 1.6 亿元
  5. 拉卡拉 1.4 亿元

合计超 20 亿元“弹药” 已潜伏其中。经验显示,杠杆资金集中流入往往伴随“政策催化+技术落地”共振。


场景渗透: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将并存?

许多投资者担心数字人民币是否会挤压稳定币的生存空间。答案在于“使用场景”——

两者并非零和,更像“同台竞技、错位互补”。对于企业来说,数字人民币+稳定币的双重技术储备,是未来竞争壁垒的“武器库双保险”


技术分析:交易所流动性先行指标

关注 BTC/USDT 对簿挂单深度USDC/USDT 场外利差 是捕捉稳定币需求的领先信号:

这些日常复盘常被忽视的 流动性细节,其实是衡量杠杆情绪的最直接温度计。


FAQ:实战中最常被问到的 5 个问题

Q1: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快介入稳定币主题?
A:通过已升级的 券商港股通 交易稳定币概念股最为便捷;真·链上玩家可在合格平台开通 永续合约 并设置 3 倍杠杆,日内对冲政策波动。

Q2: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冲突吗?
A:不会。前者定位“互联网货币”,后者是“主权货币数字化”,两者受不同法规管辖。例如中国央行明确“e-CNY 不基于区块链”,而合规稳定币仍需走区块链结算层,基因不同。

Q3:A 股上市公司里谁最有望在海外拿到稳定币牌照?
A:现有案例中四方精创、京北方均已在香港设立实体,并与当地持牌机构联合研发。“技术能力+金融牌照” 尚未合二为一,因此尚无真正“第一股”。

Q4:稳定币是否真的无风险?
A:任何锚定法币的资产,本质上看质押率与托管透明度。若底层是 1:1 美元国债,则信用等级接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若底层是不透明商业票据,随时会有脱锚风险。

Q5:杠杆资金平均线成本如何估算?
A:把最近 20 日分时均价与本周杠杆资金净值对比,若 筹码峰 高于现价 8% 以上,向上压制明显;反之向下加仓意愿更浓,是短线低吸信号。


未来 12 个月的三条确定性主线

  1. 央行数字人民币跨境桥扩容——新一轮沙盒测试或提前至 2026 年初,牵头公司订单占比≈70% 就藏在现有名单里。
  2. RWA 资产率先落地的三大方向:绿色碳票、跨境应收款、口岸仓单,任何一家完成首个 20 亿元以上发行量的案例,将引爆主题第二波。
  3. 券商牌照升级“军备竞赛”——还有更多红筹背景的中小券商正申请虚拟资产牌照,市场传闻计划 IPO 的至少 3 家,登陆时点或集中于2026 上半年
👉 解锁下一份 20 亿元级稳定币大单,别错过这个宏利窗口

结语

稳定币并非炒币界的“明日黄花”,而是现实资本市场正在大规模接手的加密“伦敦金”。政策、资金、场景 三浪共振,决定了它不是短暂炒作,而是一场 “链上美元”商业化 的系统性迁徙。
看明白资金动向,再对标政策节拍,下一阶段谁在牌照边缘“临门一脚”,谁就可能复制 2025 年初雄帝科技的翻倍奇迹。